初中一開始聽孫燕姿的歌,從朋友送我姐的卡帶leave開始。後來我聽the moment,那時候運動會還有隊伍用了神奇和太陽底下作為主題曲。還記得我一直都是跑大隊接力的,因為不想進啦啦隊,所以總是在選拔名單上尋找自己的名字。而且大隊接力很棒的是,一整個早上都沒事,日正當空的時候也沒事,最後的大隊接力差不多4點左右是最舒服又可以看一天運動會的項目。我們會坐在階梯,坐在隊伍帳篷,坐在宿舍天台看比賽喊口號。活力充沛的年紀沒錯啊!全年校歌唱的最大聲的也是運動會閉幕沒錯!

聽卡帶聽電台就是初中開始的,該多虧我姐吧,她是很單純愛聽歌的人。那時候家裡經濟也還可以,買了一台discman,一台walkman,是當時我們三姐妹在宿舍重要娛樂之一,聽電台也變成與音樂聯繫的重要管道。那時候聽的多是新加坡的93.3醉心頻道,偶爾會轉到95.4 MY FM。一直到現在都覺得沒有聽過比933更有品質的電台了,DJ說話也很好聽,最經典的節目沒記錯是《音樂日記》。話說到那台walkman,我真是很喜歡這玩意兒,它逐漸沒落的時候我對它還是很不捨的,就是已經到了有人說“還有人在聽卡帶哦!”的時候。walkman後來壞了。現在老家的衣櫃下有個箱子,裡面還躺著幾個珍貴的卡帶呢。就是都啞了,沒有一個媒介讓的發出聲音,裡面可是錄了不少電台聽到、喜歡的歌,和朋友的錄音。應該也有孫燕姿的 我的愛。當時電台首播把它錄了下來,和朋友一人一邊耳機,重複聽N遍才把歌詞寫出來。

宿舍的生活很無聊,但當時沒這麼想,是樂天派地覺得平凡而美好。walkman一直聽到畢業,自習課必備。可我們的本事,只能聽到10塊錢盜版的cd。很便宜嘛,cd盒也飽飽的。聽的多是孫燕姿,梁靜茹,周杰倫,林俊傑,SHE,蔡健雅,光良,蔡淳佳,阿杜,陶喆,黃義達,劉若英之類的。這名單完全顯露了自己的年代啊哈哈。其實那還是很封閉的狀態,活在一個很小的範圍裡頭,認識範圍裡的人,聽範圍裡的歌,吃範圍裡的飯(最遠只是走到居鑾車站附近吃吃)。

一直到高三那年轉校的最後一個學期,才回家住,18歲我才學會搭巴士。特喜歡那種倚著車窗邊的feel,短髮被吹的飛舞,偶爾聞到路邊水果攤飄來的榴蓮香。

 

啊~講不完的
尚好的青春啊~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mb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